題型之一:【List of Headings】
- 解題流程:
- 劃出每個Headings中的Keywords;
- 找到文章每個段落的主題句,劃出主題句中的Keywords;
- 把每個段落主題句中劃出的Keywords和Headings中的Keywords相比較,得出答案。
下面我會詳細解釋這三個流程,並在末尾結合真題舉例。
- 【第一步】如何劃出每個Headings中的Keywords?遵循以下4個原則:
1. 劃Keywords的優先順序:獨特名詞>獨特動詞>獨特形容詞。副詞很少作為Keywords,同時注意排除高頻詞。
2. 同性相斥 & 異性相吸原則:
- 同性相斥:若出現相同結構的Headings,選擇與主題相關、意思更加籠統的,排除細節更明確的Headings。
- 異性相吸:若兩個Headings的意義完全相反,則往往成相鄰的段落出現。
3. 首段、末段特定關鍵字。
如果在Headings中看到以下關鍵字可以重點觀察首末段。
- 首段關鍵字: View, Overview, Concept, Introductory, Main idea, The cause + The topic of the article...
- 末段關鍵字: Effect, Affect, Consequence, Influence, Prediction, Conclusion, The result + The topic of the article...
4. 特殊詞定位法。
如果Headings中出現:
- Figure, Number, Amount, Statistic, Money 則重點關注出現數字多的段落;
- Rate, Ratio, Proportion, Percentage 則重點關注出現“%”的段落;
- Financial, Business, Income, Salary, Wage, Purchase, Sell, Bonus 則重點關注出現貨幣符號的段落;
- Time, Period 則重點關注出現時間集中的段落。
5. Tricks:
- 特殊疑問詞很少成為Keywords;
- 如果有of短語一般of前後都是Keywords;
- 做題過程中,把Answer Example和對應的段落標號直接劃掉以節省時間。
- 【第二步】如何快速找到文章每個段落的主題句,劃出主題句中的Keywords?遵循以下兩個原則:
- 精讀首二末。精讀第一段,第二段,以及最後一段。在精讀段,重點閱讀段落的第一句,第二句,以及最後一句。
- 掃讀其餘段落。
- 【第三步】如何對比主題句和Headings中的Keywords?一般而言,主題句和Headings中的Keywords會有以下四種匹配方式:
原詞出現;同義轉述;形式轉變(詞性變化);高頻出現
- 真題舉栗子:
劍橋雅思3 <THE ROCKET - FROM EAST TO WEST> 下面9個Headings,請大家劃出Keywords:
i How the reaction principle works
ii The impact of the reaction principle
iii Writer's theories of the reaction principle
iv Undeveloped for centuries
v The first rockets
vi The first use of steam
vii Rockets for military use
viii Developments of fire
ix What's next?
參考:
i works. 為啥不劃reaction/principle? 因為它們在ii, iii中都有出現,屬於高頻詞,所以忽略。How為特殊疑問詞,忽略。
ii 文章直接給的Answer Example,答案都直接給你了,當然就劃掉不用看啦。
iii writer's theories. 因為其餘詞彙為高頻詞。
iv Undeveloped for centuries. 對,整句都是。注意到這個句子沒有主語了麼,在Headings中,若沒有主語,則主語就是本文的標題啦:The Rockets.
v first rockets.
vi the first use of steam. 有of的介詞短語,一般前後都是Keywords。
vii military use.
viii developments of fire. 同上。
ix What's next. 全部都是。
另外,大家注意到v和vi有相同的結構,屬於之前所說的“同性相斥”,因此我們在做題時可以著重看語義更加籠統的v而非vi。
題型之二:【TRUE/FALSE/NOT GIVEN & YES/NO/NOT GIVEN】
- 題型差異:
TRUE/FALSE/NOT GIVEN:考查背景事實 YES/NO/NOT GIVEN: 考查文章觀點 (Writer's Claims)
- 如何理解三個選項:
- TRUE/YES: 題中關鍵字與原文關鍵字相同 OR 同義 OR 同向
- FALSE/NO: 題中關鍵字與原文關鍵字矛盾 OR 反義 OR 反向
- NOT GIVEN: 題目內容原文完全未提及(子虛烏有) OR 題目內容原文部分提及,卻存在兩種可能性(證據不足)
以上三種情況後文有詳細說明及舉例。
- 如何快速判斷考點位置:
劃出選項和原文的定位詞+關鍵字(考點詞)。
- 定位詞:用來快速找到原文位置。定位詞一般位於一句話的首尾部分,成份主要是賓語/主語,詞性為名詞/代詞/V-ing,很難被替換。因此我們用作定位。一句話的主語永遠不會被替換考察。
- 關鍵字(考點詞):在一句話中被替換作為考察點的部分。一般位於一句話的中間部分,詞性為形容詞居多。
- 四大考點:
1. 是非(占所有題型50%)。替換關鍵字中的ADJ(事物的性質和方向)/ADV(事物的頻率)
2. 比較。舉例,題目:A>B. 則原文A>B (TRUE); A<B (FALSE); A..B (NG)(沒說或存在2種可能)
3. 數字。僅考察數位的準確性,即數位是否一致。不會出太複雜的問題。
4. 絕對。當題目中出現絕對詞,考點多落在絕對詞上。出現表達性質的絕對詞,一般是直接選FALSE; 但是如果出現ALL/ MOST等表達範圍的絕對詞,注意留心,可能不能輕易直接選FALSE.
- 解題原則 (TRUE/YES)。出現以下情況之一,考慮YES/TRUE:
1. 同義詞出現。
2. 客觀型。出現Possible, Probable, Presumably, Perhaps, be likely to, Maybe, May, Might, Can, Could, Would, Somewhat, Seem to, Appear to, Chances, Odds, Almost, Sometimes, Some, Certain, Occasionally等比較客觀的詞彙。
3. 合理推論,合理歸納:同義轉化,普通邏輯推論,原文出現證據,合理推論,一步推論。
- 解題原則 (FALSE/NO)。出現以下情況之一,考慮FALSE/NO:
1. 反義詞抵觸型。有多個難度層次拉開差距。
Example:
題:Decrease; 原文:Increase (5)
題:Decrease; 原文:Boost (6)
題:Decrease; 原文:Improvement (7)
題:X is out of date; 原文:X remains the backbone (7+) 修飾限定上的反義。
2. 出現絕對詞。
出現絕對詞,在時間緊急的情況下可以直接選FALSE,但是如果時間充裕,依然需要根據FALSE的兩大原則(原文出現;矛盾反義)進行判斷。
常見詞彙:Absolutely, Definitely, Invariably, Inevitably, Unarguably, Assuredly, Indisputably, Undeniably, Certainly...
3. 單一對多樣。
單一:Only one, Only, Sole, Solely, Single, Unique, Merely, Barely, Exclusively...
多樣:Two, Both...and..., Various, Varied, Variety, Different, Diversified...
- 解題原則 (NOT GIVEN)。出現以下情況之一,考慮NOT GIVEN:
1. 原文完全未提及。
2. 隱含型。
選項中如果出現Another, The other, Latter, Next, Second, Relative,而原文正好定位到最後一段,則很可能選NOT GIVEN。 因為不再有下文敘述其他內容。參考劍橋4.P.20.8.
3. 不存在的比較關係。
原文出現金錢、外貌、政治、性別、種族等橫向比較,一般直接選NOT GIVEN。參考劍橋6.P.20.6.
原文出現自身在不同時間段的縱向比較,則一般不會選NOT GIVEN, 需要根據原文認真判斷。
4. 權威效應/大眾效應。
原文:某教授說,地球是方的。
題目:地球是方的。
題目將原文中的個人觀點變成一個事實,選NOT GIVEN。 反之亦然。
5. 主觀變客觀。
原文出現發誓、承諾、願望、決心等主觀限定詞,而題目去掉其限定詞變成客觀事實陳述,則選NOT GIVEN。
常見主觀限定詞:Promise, Vow, Swear, Aim, Pledge, Resolve, Guarantee...
6. 偷換概念/範圍的大小。
原文:印表機是1885年發明的。
題目:雷射印表機是1885年發明的。NOT GIVEN。
7. 題目內容原文部分提及,卻存在兩種可能性(證據不足)。
原文:I LOVE YOU.
題目:I LOVE YOU ONLY.
- 如何區分FALSE & NOT GIVEN:
當一道題你想選擇FALSE,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:必提及,必相反。
- 題幹提到原文中所有的定位詞和考點詞;
- 不僅僅要提到,而且考點詞必須反義。
如果不是同時滿足,則選擇NOT GIVEN。
- 一些臨考Tricks:
- 判斷題會和原文亂序出題。參考劍橋4.P.20.1-8.
- NOT GIVEN可能會出現很多次。參考劍橋4.P.108.15-20.
- 判斷題也不僅僅只會考察細節。參考劍橋8.P.25.24.
- 大資料看,出現TRUE/YES的概率大於FALSE/NO。故如果實在來不及,全TRUE/YES。
- 建議做題前先把題幹中的TURE或者YES用筆圈起來,以提醒自己避免將TRUE/YES寫亂。